《門外漢的滑雪成長史-3》| 紅線初心者

人啊,是要被逼出來的

今年2月初,第一次和老公一起參加滑雪團
也第一次要跟教練還有其他人一起上課啦

老公跟公婆還有弟弟都是滑雪經驗十幾年的老手,而且又是去以前去過的雪場
所以他們就選擇了自由行,而我這個小嫩咖當然就跟教練團啦
還好有這次同行的兩個妹妹可以陪我一起上課比較不孤單

滑雪有伴很好玩

















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種的滑雪團
有專門在辦滑雪行程的,比如雪精靈、那魯灣
也有很多市面旅行社都會有。
要如何比較跟選擇呢?
呃,老實說,我不知道,有興趣的我可以幫你問我婆婆。

我只知道我婆婆在選雪場時有個大重點
就是「ski in/ ski out」,意思是在飯店著裝完畢後就可以直接出門滑雪
不用搭巴士或什麼接駁交通工具,拉車一段距離才到雪場
再簡單一點來說就是,飯店門口要直接是雪場,穿著雪板滑出去就可以搭纜車
然後雪場要越大越好,太小的那種一天就滑完會很無聊
綜合以上條件再加上大家工作關係,所以我們好像都是以時間找團,也沒辦法有太多選擇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§來吧簡介我第三個滑雪場§

上越國際滑雪場




















新潟縣素有雪國之稱,轄內的上越國際積雪量也是頗為可觀,雪場分成六個大區,各自有不同的特色及絕景。豐富多變的路線,讓滑雪者在寬廣的斜面上仍可盡情滑行。以滑雪水準來看,因為雪場佔地遼闊,若是技術、體力不夠,在逛雪場的過程中就會有力不從心的窘境,一定程度以上的技術,較能全方位的體會上越國際的魅力。上越區極富盛名的大別當CHAMPION滑道,全長700米,斜度38度,是本雪場斜度最大的滑道,起起伏伏的滑道有興趣的玩家可來挑戰。


簡介都是我網路上抓的啦,隨便看看就好



不過文內提到的「大別當」,是真的真的很恐怖
我光是坐纜車上去的過程中,就不知道為什麼嚇到熱淚盈眶(真心不騙)
老公跟弟弟有從上面滑下來我實在是超佩服他們啊
我跟另一個妹妹是從大別當旁邊的綠縣,別稱「小別當」的地方下來
但其實這個小別當是個超騙人偽裝成綠線的深紅線
坡度不算平,雪道又非常的窄,而且一路下來是很多沿山壁的大轉彎
那種隨便都有可能掉下山崖的恐懼,弄得我精神耗弱啊
老公說那個小別當連他自己滑都覺得很有難度

老公和弟弟都從38度的大別當滑下來(圖是弟弟)















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
滑雪五天的跟團行程,基本上都是要去頭去尾的
所以真正能滑雪的時間只有三天

第一天,通常都是拉車到雪場,畢竟比較大型的雪場都不太可能離市中心很近
所以拉車2、3小時都是很正常的情況
上越差不多拉車拉了2個小時,中間停了一個休息站讓我們吃晚餐
到雪場後大概都是下午過後,就會先放行李休息一下
之後就要趕快去服務到拿自己未來三天會用到的用具
雪場會給你一個櫃子,可以放妳的雪板、雪鞋,還有一些私人用品
雪板跟雪鞋通常在台灣會先填好自己的身高跟鞋子尺寸
到雪場後直接跟服務台領,領完要試穿,不合腳的話就要趕快拿去更換
雪杖的話,上越國際是擺在服務台旁邊,讓人自由選取自己適合的長度
長度的選擇大概是妳身高的高度減掉50公分而得
比如我身高150,就150-50=100,拿100cm的雪仗

弄完這些東西後,就去泡個溫泉,早早上床休息準備明天的奮戰啦。
這次上越國際我幾乎沒拍什麼照片,大多只能口述一下
畢竟是第一次正式滑雪,有很多東西都還再認真搞清楚中,也就沒什麼心思拍照
下次有經驗了,應該就可以愉快地拍很多照片來分享了。














第二天,早上依照教練前一天晚上說好的時間,在雪地集合
由於我的程度不算完全沒學過,跟初級班會很無聊
加上同行的妹妹去年滑過一次她們今年也都報中級班
於是我也就報了中級班的課程
但這次可能報名中級跟高級的人都沒有很多,所以就混著一起上課了
大家程度有點不一樣,有滑十幾年的,也有滑一年的,還有我這個滑不到一天的
因此我還被裡面的大媽鄙視外加冷言冷語

原本今天老公說一開始先陪我跟一下教練,看一下我的情況
結果殊不知他從第一天晚上就開始發燒、上吐下瀉全身無力
第二天連要從床上爬起來都很困難,只好乖乖留在房間裡休息
他用僅有的三天年休,好不容易換來的滑雪日就這樣少了一天


總之,老話一句還有有同行的妹妹們作伴,我雖然什麼都不知道但還是覺得蠻安心的
教練先帶我們走中間的綠線去找回感覺,我那時候內心默默想說:「你就算要我多滑幾次,
我還是什麼感覺都不會有的,每一次對我來說都還是很陌生的哈哈哈。」

這種內心的OS完不久,教練就愉快地說:「大家差不多都暖身完畢了吧,我們去紅線吧。」
哇,一站上紅線就是,哇
然後教練說:「一個一個滑下來來,跟著我,然後看我停在哪,就在我身邊排一排。」
換到我的時候,我眼睛一瞄,覺得旁邊一點比較不陡
我就穩穩地從旁邊溜下去,還洋洋得意覺得大家幹嘛傻傻的溜那麼抖的地方還跌倒呢

教練:「欸(指我),你為什麼要從那邊滑下去,我說要跟著我的路線啊,等下再來一次。」

然後第二次上來時,教練說:「好,來,再來一次喔,這次妳(指我)第一個先滑,跟著我。」

我:「......QAQ」


中間發生了一個小插曲,同行的其中一個妹妹從紅線滑下來時扭到腳了
驗證了老公說的對,滑雪最重要的事就是一定要學會安全的摔倒
後來的兩天她就去初級班玩耍,留下我跟她姊共同奮鬥紅線怪獸





第三天,是我這次滑雪中覺得最痛苦的一天
早上起床天氣就非常的不好,從昨晚開始持續一直下雪,氣溫很冷能見度又很低
最慘的是,教練還帶著我們直奔一段紅的近黑的雪線,說要教我們「落葉飄」
落葉飄是在你不小心發現雪線太陡又太窄,無法正常滑下山時可以使用的一個滑雪技巧
不過在當我站到雪線上時,早就害怕到什麼都無法記得了
雪坡陡到我滿腦子只想著我會不會滾下去,落葉飄也就勉強的學然後老是卡在山坡上

但在今天,我悟出了一個道理,人的潛力是被逼出來的
自從從那個紅到近黑的雪線下來後,我接下來站上去的每個雪線幾乎都覺得不太恐怖了
(除了最後一天的那個小別當)

站在大別當上面拍照真的很美,但絕對不會想往下滑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第四天是滑雪行程中的最後一天
老公昨天身體好些就去把整個雪場逛過一遍,說今天可以帶我去山的最高點
於是我們就脫隊不跟教練的去玩耍了

拉纜車到最高點眺望山下的時,老公說他每年滑雪都是為了看到這樣的景色

在最美的風景前一定要放閃






















除了美好的景色,老公表示他喜歡滑雪的另外一個原因,是喜歡逛山的感覺
他喜歡拉著纜車在山之間滑來滑去,享受一條條雪道帶給他的不同風景
他說的這些感受,老實說這次我實在感受不到(笑)
畢竟光想著要怎麼樣從坡上下來就用掉我大部分的腦細胞了 ,實在很難去享受風景
不過在下次的滑雪我的確有體會到他說的美好,但要先學會某項技巧

「側剎」是今天老公教我的技巧,也是我學習從綠線過度紅線的重要轉捩點
對很多初學者,尤其是女生來說用「pizza」的方式剎車,在陡一點坡上其實是非常辛苦的,甚至常常根本會剎不住,因為腳力不夠的關係,就算剎住了,多用幾次之後,也沒有體力繼續一整路的滑雪。


「側剎」是一種運用身體的力量,在斜坡上利用雪板同側鋼邊進行剎車的動作,大概就是用力甩屁股兩隻雪板併著往山下推的感覺。因為用了身體力量所以可以比較輕鬆的在陡坡上剎車,而且在發現自己容易剎車之後,就比較不會害怕陡坡或雪道窄的地方。

而且,側剎會激起很多雪花,會讓自己感到非常的帥氣。

學會側剎後開始能感受路邊的景色變化



















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
以上是我正式體驗滑雪的不負責任流水小記,其實網路上專業寫滑雪的文章非常多
我的文章只能算是經驗分享不可以當作正式學習管道啦

雪場的大小真的差異非常多,小的就是一面山壁,大的可以是幾座山構成的
前者適合初學不斷練習同一個雪道,盡快熟悉滑雪的感覺
後者適合開始想像享受滑雪樂趣的人,可以大量提供滑雪者各種不同的滑雪經驗

另外個人覺得,如果可以最好是跟那種一對一的教練,或者學員人數要盡可能的少
因為每個人在學滑雪上上手的程度,差異性真的太大了
跟太多初學者一起上課會有各種壓力
不管是學得比較慢卻無法慢慢練建立信心的人
或是學得比較快浪費時間一直在等人的人

當然如果你身邊有滑雪高手願意花時間,手把手的一步一步教你當然是最好
但我的想法是,畢竟對於生長在副熱帶海島國家的我們
出國滑雪的那幾天也就一年那幾次,這樣的機會其實真的非常珍貴
所以就算你資質很好,初學者最好還是先花個錢找教練至少跟個一兩天
有個基礎底了再請朋友教你比較技巧的部分,也比較容易上手。



下次滑雪就是一年後了,要去日本雪質最好的北海道
讓我們拭目以待,我還會學到什麼滑雪新技能呢




2017年2月 日本新瀉上越國際滑雪場
滑雪初上手學會:落葉飄、側剎


















留言